(资料图片)
“以前每次都是匆匆路过,只是一个过客,没有机会去深入了解河南博大的文化。”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王凤翔是湖南人,往返北京和湖南时,郑州只是列车上暂停的几分钟。
王凤翔是去年第一次来郑州,感觉就是“大”,“大河南、大郑州”,车水马龙,城市烟火气很足,基础建设也比较过硬。
作为一名学者,王凤翔对考古感兴趣,尤其是对河南的甲骨文印象深刻,他说这是中国最早的形象符号,是大河南古代农耕文化的缩影。
“我收的第一个研究生就来自郑州,为人特别坦诚。”在工作和生活中,王凤翔说他所接触的河南人都特别好,为人朴实敦厚,“这不是偶然的,这与河南厚重的文化底蕴是分不开”。他认为,黄河文明是中华文明的底色,河南有厚重的文化资源、历史资源和地下资源,很值得好好发掘。
王凤翔提议,在视觉传播时代,文旅品牌的打造要大创作、大传播,把河南和郑州悠久的历史文化打造地有温度、有深度、有力度、有高度,把握体验文化这个核心。
最后,王凤翔还认为,城市的发展要“敢为人先”,要有创造性改变,文化底蕴丰富的地方要加以开发、策划,视野要开阔,要成为中国的郑州、世界的郑州,要体验出文化的价值。
(正观新闻·郑州晚报记者张华/文 李新华 徐宗福 实习记者 尹金凯 骆竟依/图)
编辑:宋雨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