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证券 > 正文

加强数字中国建设 推动消费市场高质量发展2023-08-25 09:33:25 | 来源:上海证券报 | 

周汉民

消费市场高质量发展,需要更强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5G和光纤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数据中心和支撑系统升级改造,促进信息系统网络互联互通、数据按需共享、业务高效协同。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重点消费领域,加快数字技术创新应用


(相关资料图)

消费市场高质量发展,需要更多的数字化政策支持。提升数字化服务水平,搭建涵盖底层硬件和通用型软件的公益性数字化转型平台。给予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补贴、租金减免、税收减免等方面的支持。鼓励平台类、创新型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组建联合体。与此同时,不断完善数字化背景下的相关政策

消费市场高质量发展,需要更好的数字人才队伍。对于人才的要求而言,既要了解全球供应链、全球市场、各国政策监管举措,又要拥有数字技术知识和互联网思维,还要为消费者提供专业、高效、有价值的服务与体验,既要有国际化视野与能力,又要有专业深度,还要能整合创新

数字中国建设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占GDP的比重提升至41.5%,成为稳增长促转型的新动能。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多元化的应用平台和丰富的消费场景,强大的创新内驱力持续催生了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展望未来,在数字中国建设的推动下,我国消费市场高质量发展潜力无限、大有可为。

一、数字技术催生新产业

近年来,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有目共睹,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有机融合,既充分激发了企业的创新热情,又引入了大量跨界的新成员,为新产业拓展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产业变革和消费市场的不断变化,各类创新技术、创新理念的不断出现,实现智能化生产、管理和服务,使得产品制造和消费的内涵及外延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其中,以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就是数字经济时代的一个典型代表和集中体现。

7月,上海公布了上半年经济数据,GDP同比增长9.7%,居全国前列,延续恢复性增长态势,新动能不断加速。尤其是工业生产增长较快,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领先,总产值同比增长14.6%,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新能源汽车增长更是达到69.8%。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1月和3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65万辆和158.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7.7%和26.2%,市场占有率达到26.1%;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在全球销量中的占比达到60%。在以“拥抱汽车行业新时代”为主题的今年全球第一个A级车展——2023年上海车展上,新能源汽车再次成为全场焦点,共展出新能源车型271个(其中中国车企新能源车型186个),新能源展车513台,新能源新车发布数量首次超过了燃油车,彰显了新能源汽车的全面崛起,同时,中国也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应用数字技术,大幅提升了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水平,从汽车制造到能源利用、人机交互,其核心环节都在进行数字化变革,且数字化在汽车的生产、交易、营销等各环节的应用也逐步深入,如通过数据分析和精准管理可以获得更佳的用户体验、更高的市场占有率和更好的经济效益,为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奠定扎实基础,进而带动全球汽车行业转型。

二、数字技术催生新业态

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加速创新,形成新的消费习惯,并带动相关消费的增长,使新兴业态层出不穷。例如,数字化是近年来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且与文化产业特色化、专业化、生态化、创新性等特点相契合,逐步改变传统的单向内容呈现,文化产业的体验价值不断凸显,交互感成为文化数字化场景的重要特征。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等方式,消费者能够被带入虚拟世界,并全身心地沉浸其中。采用三维建模、全息投影、互动投影等数字技术,云演艺、云展览得以呈现出与以往截然不同的模式,推动消费者通过驻留、回放等手段欣赏文化产品。实践证明,将沉浸式体验应用于文化产业,可以大大增强消费者的参与感和体验感,提高文化产品的吸引力和价值。

2020年,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培育数字文化产业新兴业态,如云演艺、云展览和沉浸式业态;2021年发布的《“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包括培育壮大线上演播、数字创意、数字艺术、数字娱乐、沉浸式体验等新型文化业态,强化科技在演艺、娱乐等传统文化行业的应用。近年来,上海提出打造亚洲演艺之都,通过技术更新、模式转换、业态升级,积极开发数字前沿技术与文创产业融合共生的应用场景,发展线上线下一体化、在场在线相结合的数字文化新体验,智慧场馆、数字藏品、沉浸演艺等业态走在全国前列,市场反响热烈,2022年上海文化创意产业总产出占全市GDP的13%左右,其中数字设计产业总产出6789亿元,显示出强劲发展势头;市级文创产业发展扶持资金在2022年共扶持777个文创项目,重点向数字化转型等新兴领域倾斜,加大对“元宇宙”“虚拟数字人”等数字文创项目的扶持力度,实施数字文旅新基建、技术工具新突破、沉浸互动新内容、文旅元宇宙新场景、数字艺术品新赛道等专项行动,形成与城市数字化转型相匹配的文化产业新业态。可以说,在万物互联时代,谁率先拥抱数字化,谁就将拥有更好的未来,在数字技术的支撑下,多样化、品质化、个性化的新业态生机勃勃。

三、数字技术催生新商业模式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产业链中参与生产、消费的环节不断发生变化,通过不同生产要素的共享、集聚、耦合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并创造出新的商业模式。在数字经济衍生出的众多新模式中,跨境电商是发展速度最快、潜力最大、带动作用最强的一种。近年来,全球越来越多消费者习惯了在线购物,为跨境电商蓬勃发展奠定市场基础。

根据世贸组织的报告,到2026年,全球B2C跨境电商将保持27%的增速,跨境电商成为各国的发力点。我国拥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网民总人数、互联网普及率等指标在全球排名前列,使得我国在跨境电商领域具有独特优势。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首次超过2万亿元,达到2.1万亿元,较2021年增长7.1%,占全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的4.9%,跨境电商主体超10万家,设立了165个跨境电商综试区,综试区内跨境电商产业园约690个,与29个国家签署双边电子商务合作备忘录,整体呈现出“出口规模再创新高、贸易伙伴更趋多元、消费品占比进一步提升”等新特征,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作用彰显。今年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为1.1万亿元,同比增长16%,其中上海作为最早开展跨境电商试点的口岸城市之一,跨境电商进出口达1419.6亿元,增长84.0%。

值得一提的是,跨境电商大幅降低国际贸易的专业门槛,市场进入成本更低、营销推广机会更广阔、物流和支付服务更便捷。相较传统外贸,跨境电商的主体大多为中小企业,它们通过跨境电商平台,对海外市场和消费者需求变化作出快速响应,在数字浪潮中成长为新型贸易经营者和重要参与者。数据显示,5年来,民营中小企业跨境电商进出口量涨幅近10倍,在中国对外贸易的占比接近40%,越来越多中小企业借助跨境电商开拓全球市场。

今年是全面推进《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实施的起步之年,数字中国建设基础持续夯实,数字化渗透到千行百业,预计到2035年,我国数字化发展水平进入世界前列。日新月异的数字技术将不断激发创新活力,点亮未来,在释放消费活力、推动消费升级、创新消费模式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数字,让消费转型升级更有力,让消费市场高质量发展更有效。

由此,有三点建议:

第一,消费市场高质量发展,需要更强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5G和光纤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数据中心和支撑系统升级改造,促进信息系统网络互联互通、数据按需共享、业务高效协同。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重点消费领域,加快数字技术创新应用,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在消费领域应用场景的征集、开放与开发,形成一批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

第二,消费市场高质量发展,需要更多的数字化政策支持。提升数字化服务水平,搭建涵盖底层硬件和通用型软件的公益性数字化转型平台,帮助中小企业低成本、便捷地应用数字技术。给予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补贴、租金减免、税收减免等方面的支持,引导其将数字技术与制造技术和业务流程融合创新。例如,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的应用,可开展在线实时监测、全产业链追溯、客户满意度及产品改进方向分析,提升运营效率和用户体验,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精准的商品推荐和购物服务。此外,还要鼓励平台类、创新型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组建联合体,整合资金、技术、资源等,促进政策交流、经验互鉴、技术服务合作,打造消费领域的数字化应用示范标杆。

与此同时,不断完善数字化背景下的相关政策。以跨境电商为例,电子商务跨境结算、跨境交付、通关便利、跨境数据流动、知识产权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制度、标准、规范,都需要进一步明确,且要与国际标准接轨,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跨国物流等领域的国际合作。对于一些重要内容要加强谋划,例如,海外仓是跨境电商发展的重要节点,能够确保跨境电商货物“即到、即验、即放”,对于破解跨境物流在成本、时效和清关等方面的瓶颈作用明显,但它又具有重资本、海外运营风险高等行业特点,建议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推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或行业标准,强化应对贸易摩擦能力,为跨境电商企业出海提供保障和支撑措施。

第三,消费市场高质量发展,需要更好的数字人才队伍。数字时代背景下的消费产业,涉及国内外诸多环节,面对不同地区文化、消费习惯、各国产业和监管政策等,须应对经济波动、国内外市场供需变化、国际贸易摩擦等不确定因素。对于人才的要求而言,既要了解全球供应链、全球市场、各国政策监管举措,又要拥有数字技术知识和互联网思维,还要为消费者提供专业、高效、有价值的服务与体验,既要有国际化视野与能力,又要有专业深度,还要能整合创新。因此,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将推动消费市场朝着更高质量和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

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令人惊叹,数字技术与消费升级有机融合的未来,令人向往!插上“数字翅膀”的消费市场高质量发展之路必将行稳致远。

以上为犀牛之星转载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上一篇: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引导金融资源加大对商务领域支持力度 最后一页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