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尽管市场存在很多分歧,但在新年首个“超级央行周”,欧洲央行、美联储和英国央行依然延续了鹰派风格,纷纷用行动强调了其抗击通胀的决心并强调紧缩货币远未到结束的时候。尤其是美国不弱的就业数据,给了美联储加息的底气。具体来看,法兰克福时间2月2日,欧洲央行宣布继续加息50个基点,同时还强调接下来的3月-6月将继续缩减债务规模并规定了每月到期的债务上限为150亿欧元。英国央行则步调一致,宣布继续加息50个基点。美联储也将联邦基金利率调整到了4.50%-4.75%的区间。
在公开的经济数据面前,这一结果基本已经被市场预期所消化。金融市场的交易员们也用行动表达了自己不同的判断,比如在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基点之后,标普500指数一反常态攀升至近5个月以来的最高点。类似一幕也出现在了欧洲,在欧洲央行宣布加息之后,欧洲股市几乎全部以集体大涨来予以回应。而债市的反馈信号则更为激进,加息消息宣布之后,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跌了近22个基点。
种种信息显示,资本与金融市场对继续加息的转向预期已经达到了极限。但需要强调的是,这种预期也并不仅仅停留在业界。就在欧美英央行强力推进加息与缩表之时,政策转向的信号已在部分国家出现。比如,今年1月25日,加拿大央行就宣布将在此轮加息之后,有条件地进行政策转向。挪威、马来西亚央行也相继宣布暂停加息。
在此之前,为了抗击前所未有的通胀压力,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货币政策相继步入了紧缩周期。公开资料显示,在发达国家中,美联储在2022年一共加息了7次,联邦基金利率已经上升至近16年以来的最高值。同期,加拿大央行加息了7次、澳洲联储加息了8次、英国央行加息了9次。而在新兴经济体中,阿根廷在2022年加息了9次、印度加息了5次,俄罗斯加息了6次。
众所周知的是,通胀对经济增长百害而无一利。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央行通过加息和缩表抵御通胀的做法同样也是一把双刃剑。因为紧缩的货币政策在治愈通胀的同时,会抬高市场主体融资成本,从而降低经济的活跃度,继而给经济增长带来制约。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很长一段时间,部分国家一度采用了零利率甚至是负利率的主要原因。当然,展开来说,刺激经济增长的决策逻辑显然要更为复杂,因为在利率极低的时候,人们可能也不愿意把这些财富作为资本的形式进行投资,而更愿意持有在手中,即“凯恩斯陷阱”。在这个时候,单靠货币政策已经无法达到刺激经济增长的目的。
变量之间的这一逻辑,给我们的重要提示就是,在考虑货币政策调整的同时,产业链状况、政府债务、劳动力就业、市场预期以及总供给和总需求等因素也不可或缺。而这也是我们做出全球央行加息大潮大概率会迎来转向的重要依据。
原因在于,此轮加息浪潮的主要依据就是全球主要国家面临史无前例的通胀压力,但经过央行强有力的干预,部分主要的经济指标正在出现转变趋势。典型就是,虽然面临着能源供给的冲击,但当地时间2月1日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在刚刚过去的1月,欧元区通胀已经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并且欧元区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从去年12月的49.3升至50.2,为六个月以来首次进入扩张区间。
市场另外一处分歧和不确定性在于美国的就业数据,2月3日美国劳工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12月美国失业率降至3.5%,超出了市场的普遍预期,这让美联储的政策陷入了两难。突出表现就是,尽管在嘴上强硬,但行动却出卖了自己。在本次“超级银行周”中,加息立场最为温和的就是美联储,只加息了25个基点。
整体来看,考虑到通胀回落和经济增长的现实需求,在没有其他系统性风险的冲击下,全球央行的此轮加息大潮大概率在今年步入尾声,但这也取决于接下来的数据表现。